21位住遼全國政協委員建議—— 推進遼寧與京津冀協同發展
2021年03月09日
本報記者 趙 靜
“遼寧是環渤海地區重要省份和東北地區對外開放前沿,推進遼寧與京津冀協同發展,對推動京津冀和東北地區發展特別是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具有重要意義。”在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上,一份由李曉安、溫雪瓊、邢吉華、李萌嬌等21位住遼全國政協委員提交的聯名提案備受關注。
第一提案人李曉安委員表示,遼寧與京津冀相鄰,由高速公路、高速鐵路、航空、海運構成的交通網絡與京津冀互聯互通,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同時,遼寧資源種類較多,與京津冀互補性明顯,科技、教育、文化、衛生、旅游及礦產等資源有明顯的組合優勢,具有與京津冀地區實現資源優化配置與產業聯動發展的基礎。遼寧裝備制造業和原材料工業也比較發達,重大裝備類產品和鋼鐵、石油化工業在全國占有重要位置,與京津冀間產業關聯度高,產業層次具有一定梯度。此外,遼寧農副產品較強的供給能力,以及遼寧西部對京津冀生態保障功能的不斷提升,都是推進遼寧與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優勢。
“目前,遼寧與京津冀協同發展已經取得一定成效。”李曉安委員表示,新開通的京沈高鐵已將遼西地區納入北京90分鐘經濟圈,項目招商合作也全面加強,沈陽市推進與京津冀合作項目290個,累計完成投資200多億元。遼寧沿海已成為京津冀地區旅客自駕游的線路之一,僅葫蘆島市每年接待國內游客就有五成以上來自京津冀地區。為切實加強遼寧與京津冀協同發展,遼寧省“十四五”規劃已明確提出強化遼寧與京津冀合作,推動建設遼西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先導區,加快建設遼西北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
21位住遼全國政協委員建議,從國家層面對推進遼寧與京津冀協同發展給予支持。支持遼寧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深化科技教育合作,推動遼寧產業轉型升級,建設精準承接京津冀產業轉移承接地;支持遼寧與京津冀地區實行生態環境聯防聯控聯治,推動遼寧建設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支持遼寧與京津冀地區通道、平臺、市場建設與合作,發展面向京津冀地區的產品服務供給,建設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休閑旅游康養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