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科技人才為支撐塑造新動能 ——遼寧省政協常委會會議聚焦高質量發展
本報記者 王金晶? 《?人民政協報?》?(?2023年10月17日???第?01?版)
“遼寧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要加快構建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協同體系。”“我省科技和產業協同還需深化,科技創新支撐產業發展效應仍需加強。”“我省是科教大省,高校資源豐富,創新家底厚實,應牢牢抓住自主創新這個‘牛鼻子’,促進‘政產學研用金’深度融合。”近日,遼寧省政協十三屆三次常委會會議上,21位省政協常委、委員圍繞“強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撐作用,塑造發展新動能”建言獻策。
“應著眼戰略協同,加快建立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聯動機制,強化統籌職能,推動主管部門職能貫通,規劃政策有效銜接。”省政協常委、省科協黨組書記張春英建議,立足策略集成,以企業為基礎、高校院所為支撐構建創新聯合體,強化產教融合,促進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一體貫通。
要做好豆腐,就要建好豆腐坊。為更快更高質量地建成遼寧實驗室,省政協常委、民盟遼寧省委會副主委嚴文復建議,項目先行,雙向發力,加快實驗室建設。省政協常委、遼寧石油化工大學校長錢建華認為,要強化中試基地建設,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培育石化產業創新發展新動能。大連市政協副主席曾波則提出,全力支持大連英歌石科學城建設,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策源中心。
2022年,沈陽機器人及智能制造集群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45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名單,省政協常委、臺盟遼寧省委會副主委吳滔表示,要切實抓住這塊“金字招牌”,支持龍頭企業和科研機構用重大項目牽引核心技術研發和全產業鏈創新發展。
“應完善科技金融體系建設,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省政協常委、農工黨遼寧省委會副主委田曉峰建議,結合遼寧實際,重點圍繞“科技-產業-金融-中介”,構建本土發展模式;圍繞專精特新塑造產融一體化新動能。
“目前,我省與科技創新相關的法律法規、行政規章等缺少相互支撐,制約著科技創新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促進作用。”省政協常委、九三學社遼寧省委會副主委楊新立提出,優化科技創新法治環境,探索為相關改革舉措,提供地方立法支撐,并建立相應的合規、容錯、糾錯機制。
……
“要系統謀劃推動教育、科技、人才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省政協主席周波表示,要堅持以高質量教育涵養源頭活水、以高水平科技創新激發動能活力、以高素質人才夯實基礎力量,著力破解影響和制約教育、科技、人才事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加強相關領域部門協同配合,完善創新創業教育頂層設計,促進以企業為主導的產學研融合,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積極營造適宜高層次人才發揮才干的良好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