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一二三区_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_色婷婷久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_欧美午夜视频

聚焦振興出良策 關注民生謀福祉 ——省政協2023年提案工作綜述
2024年01月19日 來源:北國網 遼寧日報

  遼寧日報記者 趙 靜

  “深度整合我省港口資源,高效保障北糧南運海路通道暢通”“進一步推進遼西北防風固沙植被建設”“加大老舊小區供水管網改造工程力度”……一份份有質量、有溫度的提案,展現出省政協聚焦振興出良策、關注民生謀福祉的責任與擔當。

  2023年,廣大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各專門委員會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積極通過提案履職建言,共提出提案524件,審查立案497件,形成了一批具有較高質量的建言成果。

  瞄準“三年行動”

  助力高質量發展

  靶向聚焦,才能務實高效。

  2023年是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的首戰之年。聚焦助推三年行動首戰告捷,省政協發布“致全體委員一封信”,號召全體委員充分運用提案為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建真言、出點子、作貢獻。

  為提升選題精準度,省政協向提辦雙方廣泛征集線索,編印提案參考題目135條,幫助提案者選題立論明確方向,引導大家深入調研,提出有分量、有見地的高質量提案。據統計,2023年省政協提案建議與三年行動部署的重點任務契合度高達89.1%。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遼寧振興發展要完成的重要戰略任務。2023年,省政協相關提案數量占比達26.7%。

  精準建言,收效顯著。省政協經濟委員會“推動中小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建議,助力沈陽、大連兩市獲評全國首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民建省委會“實施自貿區提升戰略”的建議,被《遼寧自貿試驗區創新發展新突破三年行動方案》吸納。省工商聯“提高頭部企業本地配套率”的建議被充分采納,首批示范企業均已形成“整零共同體”建設方案。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素質人才的支撐。省政協引導委員積極建言,一批聚焦“強化科教、科技、人才支撐作用”的提案得到政府有關部門充分重視與采納。臺盟省委會“開展基層農技人才‘三定向’培養”的建議,推動我省探索建立基層農技人才“定向招生、定向培養、定向就業”模式。劉麗君委員“推進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的建議,在《進一步優化“興遼英才”等高層次人才生活待遇保障具體措施》中得以體現。

  綠色低碳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這一年,省政協有50余件提案聚焦加快美麗遼寧建設。其中,民盟省委會“依托‘四色’碳匯優化自然生態固碳發展路徑”的建議,被納入《遼寧省生態系統碳匯能力鞏固提升實施方案》中。省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科學核算生態產品價值”的建議,在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工作中被采納。錢建華、吳旭洋等委員“助力‘雙碳’達標”的建議,為建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推動分布式電源有序高效利用提供了決策參考。

  一個個具有前瞻性、可行性的提案建議,助力遼寧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行穩致遠。

  聚焦急難愁盼

  增進民生福祉

  為國履職、為民盡責,始終是政協委員履職的重點。

  2023年,省政協組織動員廣大委員深入基層,及時反映不同界別、不同群體的意愿訴求,從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出發,以“小切口”反映“大民生”,為保障和改善民生鼓與呼。

  “實現農村24小時供水,不但可以保障農村用水安全,還能讓農民使用上水沖廁所、太陽能熱水器、滾筒洗衣機等現代化生活設施,在提高生活品質的同時,還能推動農村消費升級,促進消費。”馬廷東委員在大量調研的基礎上,提出“逐步推進農村飲水24小時供水”的建議,成功助推我省實施農村規模化供水工程70處,覆蓋受益人口155萬人。

  數據體現溫度。這一年,省政協立案辦理涉及民生的提案達101件,占提案總數的20.3%,編報有關民生的社情民意信息945篇,有力推動一批民生領域問題得到解決。

  民進省委會“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建議,促推353種中醫醫療機構制劑和426種中藥配方顆粒納入全省醫保支付范圍。

  農工黨界別組“推進全省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實施”的建議,為優化長護險政策、完善管理服務體系凝聚了共識。

  石晶等委員“優化服務供給,推動養老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在制定《遼寧省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中被采納。

  ……

  每一份民生提案,都飽含民生情懷。

  省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發展糧食減損綠色烘干產業”的建議,在落實省“優質糧食工程”六大提升行動方案中被采納。

  九三學社省委會“加快公共文化數字化建設”的建議,為推動有關機構數字化文化服務場景應用先行先試提供了有益參考。

  韓玉起等委員“建立群眾和企業訴求辦理工作數據庫”的建議,在編制《遼寧省12345熱線平臺交辦事項清單目錄》、建立重點問題和專項問題數據庫等工作中被采納。

  一件件與百姓利益息息相關的提案,結出累累碩果,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踐行協商民主

  提升履職實效

  提案“提”到點子上,更要“辦”到實處。

  省政協把提案作為全面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有效載體,把協商民主體現在“提、立、辦、督”各環節,使提案建議切實轉化為助發展、惠民生的務實舉措。

  “2023年,省政協提案委員會聚焦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強化質量導向,特別突出重點提案的引領和示范作用,推動辦理實效不斷提升。”省政協提案委員會主任秦喆介紹,省政協遴選24件年度重點提案,由主席會議成員領銜督辦、相關專門委員會協調,助推黨委政府重點工作落實。

  這一年,省政協還首次開展了年度好提案評選活動,把圍繞助推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資政建言作為評選首要條件,遴選25件年度好提案,確立提案履職建言的鮮明導向。

  把協商民主貫穿提案工作全過程,2023年,省政協開展立案審查、歸口交辦等辦前溝通94件次,組織重點提案辦理協商會、提辦雙方見面會等辦中協商45次,實施提案辦理成果“回頭看”等辦后跟蹤12件次,實現提案辦前、辦中和辦后的全過程協商。

  “圍繞推進廢棄礦山生態修復這一提案,我們先后兩次組織重點提案辦理協商會,到撫順、阜新等地開展調研,推動相關工作,截至2023年年底,全省實現了6.8萬畝廢棄礦山的復綠。”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應中元說。

  三級政協聯動能夠極大提升履職質效。2023年,省政協首次探索三級政協提案聯動履職,深入市縣開展提案培育調研,召開省市縣三級政協提案工作座談會,專題研討聯動協作,提案工作合力顯著增強。

  “讓每一份提案都擲地有聲”。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一個個飽含真知灼見的提案建議,最終化為推動新時代遼寧全面振興發展的政策舉措和生動實踐,彰顯著不可或缺的“政協力量”。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