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一二三区_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_色婷婷久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_欧美午夜视频

履職盡責力促良言成良策——2021年省政協提案工作盤點
2022年01月22日 來源:友報

友報記者陶媛慧

?

?

圍繞經濟建設提出提案148件,圍繞鄉村振興提出提案62件,圍繞民生改善提出提案118件,圍繞社會建設提出提案129件,圍繞生態治理提出提案44件,圍繞文化建設提出提案63件……翻開2021年省政協提案工作“成績單”,一份份凝結智慧與汗水的建議,體現了政協委員心系發展、為民解憂的堅守與情懷,承載著承辦單位的擔當與作為,展現了政協協商民主履職實踐的成果,在服務全省振興發展大局中,彰顯了政協特色,發揮了優勢作用。

一年來,省政協委員、各參加單位和專門委員會充分運用提案履職建言,共提交提案599件,立案564件,交111家單位辦理。經各方共同努力,立案提案全部辦結,提案建議被充分采納,為遼寧“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貢獻了政協力量。

重質量 推動全面提質增效

質量是提案工作的生命,關系提案工作的成效和價值。省政協堅持質量導向,積極探索提案工作提質增效的方式方法,推動提案工作走深走實。

省政協創新工作機制,積極調整年底集中走訪委員模式為前置走訪。一方面,通過前置走訪,及時了解提案交辦后提辦雙方溝通協商、承辦單位具體辦理,以及提案者對深化辦理工作的意見建議等情況;在第一時間掌握委員“不滿意件”的具體情況,及時組織提辦雙方開展提案辦理協商,避免“不滿意件”演變為“疑難件、反復提交件”。另一方面,鼓勵委員對自己提出的提案實施跟蹤督查,通過回訪提案者,切實了解提案落實情況和委員感受,促進提案真正落實落地。

“杜絕‘關系提案’,不搞‘湊數提案’,可立可不立的一概不立?!痹谑≌f十二屆四次會議期間,省政協按照《提案審查細則》和《提高提案質量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明確三級審查工作程序,確保各審級之間相互協作、相互制約,有效提升提案質量。在此基礎上,省政協嚴格審查日常提案,對2021年日常征集到的75件提案,及時同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及業務相關單位進行溝通,共同就提案的“嚴肅性、科學性、可行性”“有情況、有分析、有建議”等“三性三有”情況進行認真審查,確保日常提案征集的標準不降、質量過硬。

省政協將“不調研不提案”的理念貫穿提案工作始終,積極組織和引導委員加強調查研究,確保提案有的放矢。省政協將走訪委員與開展提案知識培訓等融為一體,在與委員面對面溝通交流中,做好提案工作新情況、新部署、新要求的解讀。2021年,省政協對35件未予立案的提案,全部給予一對一的解釋、說明和指導,明確指出不足,提出改進意見,促進委員提高運用提案建言獻策的能力和水平。

抓落實 確保辦理質量提升

辦理質量是提案工作的落腳點。省政協堅持“到位不越位、幫忙不添亂、建議不決策、監督要堅決”原則,積極探索創新提案督辦形式機制,多措并舉促進提案建議落地落實,推動提案辦理質量不斷提升。

2021年初,省政協啟動重點提案遴選與主席、副主席督辦重點提案的工作,遴選出24件針對性強操作性好、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的提案作為重點提案建議名單,經主席會議審議通過,報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閱示;詳實制定主席、副主席督辦重點提案工作方案,確保相關工作有序開展。與此同時,省政協注重聯合推進、協力推動,多措并舉督促提案建議采納落實。堅持與承辦單位聯合開展督辦,積極會同省政府辦公廳,召集提案承辦單位和提案者,現場開展提案辦理協商和督辦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積極邀請民主黨派、工商聯參與督辦,既增加政協與民主黨派、工商聯的工作互通互動,又充分借助其組織優勢和集體智慧做好做實督辦工作;突出專門委員會督辦作用,注重發揮專委會專業性強、聯系廣泛的優勢,使之參與到提案督辦促辦工作中,確保提案督到關鍵處、促到點子上。

為確保打通提案辦理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省政協建立本年度提案辦理工作清單臺賬,在確保立案提案全部按期辦結的同時,以持續跟蹤督辦的方式,推動提案建議落地落實。對需要跨年辦理的部分民生提案,堅持做到抓緊抓實、持續用力,做到問題不解決,督辦不停止。

聚合力 促進工作聯動并進

商以求同,才能凝聚共識、匯聚合力。省政協著力推進提案辦理全程協商,將協商貫穿提案工作“提立辦督”各環節。選題時,主動走訪提案承辦大戶征求意見,力爭提案與黨政部門工作有機結合、相互契合;注重與各民主黨派省委、省工商聯共同召開提案選題座談會,交流溝通選題意向,增加集體提案數量。立案時,用好用活暫緩立案機制,對基本情況屬實但闡述不夠清晰、分析不夠透徹、建議不夠具體的提案予以暫緩立案,修改完善后可再次提交。辦理時,既要求承辦單位及時與提案者溝通,了解提案意圖,又要求提案者積極接受承辦單位辦理回訪,客觀評價辦理結果。督辦時,對疑難提案、二次辦理提案開展由提辦雙方共同參與的專項協商和調研,同時注重邀請民主黨派、省政協專委會和委員專家學者共同參與梳理論證,促進形成共識、解決問題。

省政協不斷探索體現界別特色優勢的提案協商和履職形式,組織召開界別提案工作會議,征詢各界別對提案工作的意見建議,引導各界別將界別活動成果轉化為界別提案。加強與承辦單位的溝通,與“兩辦”“兩院”共同召開提案辦理工作協調會,強化辦理協商,提升辦理實效;組織承辦單位開展業務培訓和工作交流,凝聚工作合力;配合修訂省政府辦理建議提案工作規則,規范提案辦理工作制度。

同時,省政協密切與市縣政協的聯系。舉辦省市政協提案工作培訓班,開展黨史教育、業務知識培訓,密切省市政協聯系,加強工作指導;通過走訪調研等方式,加強與縣區政協的聯系,將聯系指導的鏈條不斷向基層延伸。

?

典型提案

①全力建設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

案由:關于“加強我省石化產業供給側改革推動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提案者:民革遼寧省委

承辦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能源局)、省科技廳(外專局)

提案內容:“十四五”時期,應切實解決遼寧石化產業“煉”有余“化”不足、“粗”有余“精”不足等問題,加快推動全行業振興發展。為此建議:

爭取國家支持,建立省政府與石化重點央企的聯席會商制度。統籌優化解決大連、盤錦石化產業的煉化產能指標和節能減排指標等問題。以項目為載體,做好延鏈、補鏈和強鏈工作。布局專業性精細化工園區、催化劑產業園區、精細化學品產業園區等。

答復:“十四五”期間,我省圍繞做好“三篇大文章”加快推進全省石化行業健康發展,印發《遼寧省深度開發“原字號”專項行動計劃(2021-2023年)》,逐步將我省建設成為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做細深加工產業,推動大型煉化一體化項目建設。深挖產業增值空間,大力發展化工新材料和精細化工產品,加快向產業鏈價值鏈的中高端發展。全面建設大連、盤錦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重點打造營口、錦州、遼陽、葫蘆島等石化及精細化工產業集群,以及鞍山、阜新特色化工產業集群。

?

②做好灌區續建配套與改造工作

案由:關于科學收集雨水助力農村資源利用的建議

提案者:吳德東、李建平、王起新、何大為、王艷陽

承辦單位:省水利廳

提案內容: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沙拉鎮后套改村自然降水截儲、調控工程取得良好效果。經深入調研,結合全省相關工作,提出具體建議:

盡快制定農村減災與降水節約利用規劃和政策,確定全省降水節約利用試點區域。重點加強村鎮級小流域治理,以及池塘水壩、田間溝渠、河流小溪等水系建設和管理。全面加強村級降水利用的基礎設施系統建設,節約與高效利用全省降水。

答復:“十四五”期間,我省4座大型灌區納入國家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實施方案。2021年,全省落實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資金1.45億元,對3座中型灌區進行節水改造,現已開工建設。落實省財政小型農村水利“先建后補”資金,支持各地實施小型水源、中型灌區、雨水積蓄等項目建設。

?

③進一步擴大電商直播節影響力

案由:大力發展農村電商和網紅經濟積極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提案者:段曉云

承辦單位: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能源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市場監管局、省廣電局、省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省文化和旅游廳(文物局)

提案內容:我省電商起步較晚,自有品牌缺乏影響力,有效集聚區尚未形成,農村電商和網紅經濟在后疫情時代助力鄉村產業振興作用還沒得到充分發揮。為此建議:

做好銜接國家有關促進電商直播業務的政策研究,制定具體銜接配套辦法。打造精品品牌,扶持龍頭企業,提高平臺社會影響力。加大與知名電商平臺合作,提升更多消費者對農村電商平臺及產品的認知度。規范平臺經營,統籌做好大宗扶貧農產品、零散農產品的中轉倉儲。加大電商精準扶貧力度,拓展特色農產品網銷渠道。

答復:我省將進一步擴大電商服務覆蓋面,推動縣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升級和改造。支持冷鏈配送及倉儲建設,實現倉配一體化的“全程冷鏈運輸”。舉辦第二屆遼寧電商直播節,把遼寧電商直播節做出規模、做出品牌、做出影響力。

?

④對小區二次供水設施更新改造

案由:關于“加快全省居民住宅小區二次供水設施更新改造提高供水質量”的建議

提案者:省政協人資環委

承辦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金融監管局,以及全省14市政府

提案內容:小區二次供水設施是居民用水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是順應時代發展趨勢的重要舉措,應盡快抓緊抓實。為此建議:

將小區二次供水設施升級改造列入城市更新行動。積極推進自管社會泵站移交托管工作。除實地條件不允許等特殊情況外,新建和改造過程中一律不再采用“大水箱”供水。妥善解決管網壓強等實際技術問題,使改造方案具有科學性和可操作性。要把“用得住”的技術和產品投入改造中,減少運維成本和設備更新次數。爭取將改造工程納入《遼寧省加快“兩新一重”建設推動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項目》中。

答復:2021年,全省二次供水設施新建102座,其中采用無負壓技術83座,改造1457座,減少水池(箱)155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省將從水源、水廠、管網到二次供水設施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加強管理,提升城市供水水質。特別是強化二次供水管理,推進老舊小區二次供水設施及管道改造,開展二次供水水箱(池)清洗消毒等項工作,確保居民飲用水水質安全。

?

⑤建立健全衛生應急預案體系

案由:關于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加強我省傳染病防控體系建設的建議

提案者:汪孝男

承辦單位:省衛生健康委(中醫藥局)、省財政廳、省審計廳、省科技廳(外專局)、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應急廳、省教育廳、省信息中心

提案內容:在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如何加強我省傳染病防治等疾控體系建設,是當前的一項重要工作。為此建議:

明確疾控系統管理主體責任,統籌使用項目經費,明確各項工作經費標準,建立健全監管協同機制,完善獎懲機制,落實獎懲到人、責任到人。建立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對和重大疫情防控的相對獨立的應急體系。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衛生應急物資保障和應急資金儲備。加快一流人才隊伍建設,完善各類別醫院硬件建設,提升醫療機構接診能力。加快信息系統建設,完善疫情防控技術支撐。

答復:目前,我省縣(市、區)均有至少1家核酸檢測機構,省市縣三級疾控機構已完成獨立設置。全省共有各級各類衛生應急預案2800余部,形成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衛生應急預案體系。我省建設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國家衛生應急移動醫療救治中心各1個,國家核輻射救治基地項目正在建設中。依托省級醫療衛生機構,重新組建8類10支省級衛生應急隊伍;市、縣(市、區)共建各類衛生應急隊伍近850余支,應急隊員達11600余人。

?

⑥“互聯網+政務服務”效能全方位提升

案由:關于“持續提升‘互聯網+政務服務’效能

建設‘四好’營商環境”的建議

提案者:民盟遼寧省委

主辦單位:省營商局(政務服務辦)、省市場監管局、省信息中心、省公安廳、省交通運輸廳

提案內容:當前,我省在“互聯網+政務服務”方面仍面臨一系列問題需要解決。為此建議:

加快完善“一網通辦”。統籌數據對接工作,盡快精準突破數據聯通、信息共享、證照互認、電子簽章等技術瓶頸。提升“數字政務”機制建設。盡快制定完善電子政務系統建設規范、數據轉換等標準,從源頭上杜絕新建數據孤島。解決數據異地備份問題,確保信息安全。

答復:全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覆蓋省市縣三級4931個部門,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11.4萬項,實名注冊用戶超過2200萬人,約占全省人口總數的50%,已成為全省企業群眾線上辦事的主要渠道。全省政務服務數字化水平實現重大突破,省級實際網辦率達到95.6%,各市實際網辦率達到46.7%。建成遼寧省政務信息資源共享交換平臺。電子政務外網實現省市縣鄉村五級政府部門和便民服務站點100%覆蓋。省市兩級政府部門電子印章實現100%覆蓋,縣級政府部門電子印章實現覆蓋50%。除涉密等特殊原因外,全省11.4萬項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100%“進廳上網”。將2219項醫、學、住、行、生、老、病、養等“高頻剛需”事項接入“遼事通”,實現各類銀行網上支付全覆蓋。

?

⑦爭取我省第一批列入

應對氣候變化投融資試點省份

案由:關于盡快爭取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投融資試點的建議

提案者:張晨宇

承辦單位:省生態環境廳、省發展改革委(能源局)、人民銀行沈陽分行、遼寧銀保監局、遼寧證監局

提案內容:國家將在全國選擇部分地區率先開展氣候投融資試點。我省應抓住時機,及早布局、率先謀劃,盡快爭創國家投融資試點,力爭先于國家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為此建議:

加快制定遼寧省應對氣候變化投融資方案,將氣候投融資工作與我省“十四五”規劃及未來中長期規劃相匹配。爭取將遼寧省列入全國第一批應對氣候變化投融資試點省份。培育壯大氣候投融資市場主體,依托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積極開展氣候投融資國內外合作。

答復:我省將持續推廣PPP模式參與生態環境領域項目建設,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生態環境領域項目建設。爭取將遼寧省列入全國第一批應對氣候變化投融資試點省份,提升綠色金融服務綠色實體經濟能力,通過試點帶動和支持遼寧一批低碳轉型項目實施。爭取氣候投融資地方試點,制定相關實施方案。引導和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應對氣候變化和綠色生產相關企業和項目的支持力度。

?

⑧扎實推進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案由:關于著力做好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議

主辦單位:省文化和旅游廳(文物局)、省自然資源廳、省交通運輸廳、省農業農村廳

提案者:姜淑艷

提案內容:為進一步強化長城遺產保護,挖掘長城文化內涵,建設高品質的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提出幾點建議:

明確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的定位,做好遺產價值的闡釋,避免文化公園項目成為形象工程、政績工程。長城公園要打破部門和地域限制,建立嚴格的管理體系。合理保護和利用長城資源,不能讓長城文化成為旅游開發的犧牲品。要把“長城腳下的美麗鄉村”作為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促進傳統村落發展與長城文化相融合,讓人民群眾在長城的保護、傳承和建設中共享發展成果。

答復:2021年,我省多次召開全省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推進會。目前,13個沿線市均成立領導小組,有效推進相關工作開展。下一步,相關部門將加強統籌協調,堅持保護優先、強化傳承,堅持文化引領、彰顯特色,堅持總體設計、統籌規劃,堅持積極穩妥、改革創新,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扎實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遼寧段)建設。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