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省在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方面已經取得一定進展,但還有差距。為此建議:
加強各類文化庫建設。建設我省中國文化遺產標本庫。建設我省中華民族文化基因庫。分批次將我省各示范基地的陳列品、紀念碑(塔)、出版物、音視頻等進行高精度數據采集,按照國家統一標準進行結構化存儲。建設我省中華文化素材庫。以文化遺產數字化成果為對象,集成運用各種新技術,將已標注和關聯的文化數據進行解構,為內容創作生產、創意設計以及城鄉規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制造強國、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建設提供素材。
加強文化體驗園(館)建設。在旅游景區、游樂園、城市廣場等場所,建設具有一定空間規模的文化體驗園,把地域文化、紅色文化從博物館和紀念館“活化”到文化體驗園,促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建設我省文化專網。依托全國有線電視網絡設施,構建從數據采集、存儲到數據標注、關聯再到數據解構和重構全鏈條服務的新型基礎設施,負責我省的中國文化遺產標本庫、中華民族文化基因庫、中華文化素材庫的數據存儲、傳輸、安全保障。
建設云平臺和數字化文化生產線。運用5G、區塊鏈、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按照“物理分散、邏輯集中”原則,建設我省文化大數據體系的中樞系統和分平臺,匯聚文化大數據信息,為文化生產和文化消費的終端用戶提供云服務。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