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迪代表省工商聯作大會發言 構建中小企業工業互聯網生態
“發展數字化制造,必須堅持問題導向,找準著力點,精準施策。建議省政府牽頭,以省內各行業龍頭企業為樣板,開放整合國內領先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如海爾、華為等,共建遼寧省工業互聯網生態。”在省政協十二屆十四次常委會議上,王迪代表省工商聯作題為《加快構建中小企業工業互聯網生態》的大會發言。
省工商聯建議,加強評估診斷,摸清產業基礎底數。依據國家相關標準建設省級智能制造成熟度評估平臺,幫助省內企業開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評估,掌握企業當前的智能制造現狀及水平,為下一步開展智能制造升級及政策扶持措施提供參考。應積極展開全省的智能制造水平摸底工作,推動企業開展成熟度自診斷,全面掌握典型地區、典型行業的智能制造發展水平,為客觀制定產業政策提供參考和依據。
省工商聯認為,應開放整合資源,營造賦能發展新生態。推動具有遼寧特色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借鑒青島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經驗,通過工業互聯網加快遼東半島和膠東半島的融合發展,構建中國領先的工業互聯網區域生態,將“遼、膠半島經濟帶”升級為國家級的經濟帶,打造國家第五個區域協同發展增長極。推動先進制造企業“上云上平臺”,充分整合數據資源,形成數字設計能力、生產能力、供應能力等新型能力保障,加快形成互促共進、開放共享的發展生態。通過平臺提供信息賦能服務,解決好制造業供應鏈上下游信息不對稱問題。
省工商聯提出,開展集群式創新,幫助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多種數字技術的集群式創新突破及其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對制造業的設計研發、生產制造、倉儲物流、銷售服務等進行全流程、全鏈條、全要素的改造,充分發揮數據要素的價值創造作用。
省工商聯呼吁,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加快核心數字技術研發與轉化。發揮我省高校的科研和人才優勢,如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等,建立校企技術轉化平臺,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培育一批示范標桿企業。對標國內行業最高標準和最好水平,選擇基礎條件好、創新能力強、智能制造水平高的行業骨干企業,引導企業率先應用數字化管理、網絡化協同、智能化制造、個性化定制、遠程運維等融合發展新業態新模式,打造生產全流程、管理全方位和產品全生命周期的融合創新標桿示范企業,以點帶面促進行業智能化。(友報)